《悲慘世界》(Les Misérables)

0 291

《悲慘世界》以法國革命動亂的背景,從一八一五年拿破崙滑鐵盧戰役(Bataille de Waterloo)到1832年的六月暴動等真實歷史事件的描寫。

講述1801年,窮苦農民尚萬強(Jean Valjean)為了飢餓的姪子偷了一塊麵包,被判刑收監。屢次企圖逃獄,過了十九年的牢獄生活,尚萬強心中因此對世界充滿了忿怒,認為世上是不公平、公正的。因有前科出獄後,遭到眾人嫌惡。一次,因為偷竊主教的銀餐具,被警察逮著。但主教卻向警察解釋銀器是自己送尚萬強的禮物,那時尚萬強內心因為感受到主教的寬恕及愛,便洗心革面。

他改名為馬德蘭。在他聲望極高升為市長時,剛好有一個人因為被誤認是尚萬強,而遭判終身監禁。因為良心及愧疚,於是他表明自己的身分,再次被關入監獄。
在機緣巧合之下他答應了悲慘遭遇的女工傅安婷(Fantine)照顧她的女兒,而她的女兒則由一對奸詐的酒館夫婦收養並虐待,尚萬強在次逃亡前履行承諾,收養了珂賽特(Cosette),從此珂賽特便跟著尚萬強逃亡。

一八三○年,為抗爭保皇黨,七月革命就此爆發。在兩年後的某次混亂中,賈維爾因尚萬強的幫忙而順利逃過死劫,但是賈維爾卻敵不過內心的衝突,因而自殺。當時尚萬強為了逃離追捕本來打算逃亡到英國,但卻因為珂賽特與革命學生馬留斯(Marius Pontmercy)一見鍾情,決定放棄逃亡並且在革命中救了馬留斯一命。尚萬強把財產留給這對新婚夫婦,並揭露自己的身世,最後辭世。

在遇到黑暗時,一個人很容易陷入徬徨無助,不安,憤怒,懷疑等種種情緒。尤其當你心中那吶喊聲音,想要尋求幫助又或許只是想要得到一絲的溫暖的時候,換來的卻是某些人的評論及不理解。

內心裡的衝突不斷地把自己逼到死角,否定了所有,認定一切都是不公平的。如同尚萬強一開始的經歷,受到異樣的眼光及對待,內心的衝突與掙扎。

現下社會,很多時候我們看到某表象,便很不自覺地單方面給他人貼上標籤,卻沒想過在下定論之前,自己並未經歷過他人同樣的遭遇,是無法以客觀同等的角度去看待。因為你不知道也無法感受他背後的辛酸經歷,他的困難,他的兩難,他的無助,他的呼喊,那些種種你看不到的背後。個人的自由言論,可以很輕易的發表,但是否有顧及是否傷及他人,造成他人的不自由。 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

教主在裡面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腳色,他大愛的行為讓尚萬強感受到了。
有時因為你展現出來的愛,是無私的,透過你讓他人感受到愛的光熱,這種愛是有渲染力的,溫暖的。就算有人再怎麼傷害你,你還是包容那人。無私的,無所求的付出愛,只是默默祝福他,也可以共享這份光愛。

一個人願意相信世間有愛的存在,真的只有在自己接受及承認自己的黑暗與負面,走向光明與正面的方向繼而可以得到重生,與其說從他人那得到重生,其實是自己給了自己一個機會。當自己朝著光明前進,改過做善後,得到了真正的解脫。

所以我認為悲慘世界,其實在某個觀點上不悲慘,雖然經過了前面的苦難,但是卻活出了生命的價值,不吝嗇的也把這份愛分享給周遭的人,這是豐富,富足的。
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. 心中有愛, 便與上帝同在。

最後分享一小部分劇裡的音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Nwa70yb49w
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